假期计划(0x1)
…以下计划仅供参考, 不必全部完成,
我估计这计划我得弄到大三结束才能弄完来着 更不要因此有压力
你更应关注的是 current state 的稳定性与质量, 而非整体的计划与进度
无论是学习计划还是玩的计划均不以完成为目的, 以尽可能多地体验和接触为目的, 同时训练和适应学习状态
事实上, 唯一必要的反而是”不以计划完成为目的, 尽可能体验当下”这一点的训练.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进度上的最优解也是”不以进度为目的”的心态才能达到的方案.
…以下计划仅供参考, 不必全部完成,
我估计这计划我得弄到大三结束才能弄完来着 更不要因此有压力
你更应关注的是 current state 的稳定性与质量, 而非整体的计划与进度
无论是学习计划还是玩的计划均不以完成为目的, 以尽可能多地体验和接触为目的, 同时训练和适应学习状态
事实上, 唯一必要的反而是”不以计划完成为目的, 尽可能体验当下”这一点的训练.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进度上的最优解也是”不以进度为目的”的心态才能达到的方案.
在实际的程序设计中(模拟数学或现实系统),
操作(过程)要应用到的数据往往不是一个单独的基本类型数据,
而是多个基本类型数据复合起来的: 例如分数是由分子和分母确定起来的,
单一的分子和分母都不能称为分数.
而将分子和分母以某种方式复合起来比单独管理分子和分母具有更强的可读性,
减少了编码中的精力消耗;
同时加强分子和分母之间的关系(分子和分母的关系应当强于这两个符号之于别的数据的关系)也符合某种(哲学上的)道理.
为此, 我们需要构造一种抽象使得这两个数据被复合起来:
这就是复合数据的需求: 将数据定义为一组适当的选择函数和构造函数, 以及为了使得这些过程成为一套合法表示, 它们就必须满足一组特定的条件.
在 lisp (SICP 使用 scheme 方言) 中有如下体现:
oscamp 第三节阶段总结. 由于部分操作系统原理性质的内容在二阶段中已经学过了, 因此总结主要针对两部分:
ArceOS 的优势区间在于快速针对特定领域构建出一个最合适的内核, 主要解决的痛点就是”从头开发一个操作系统太繁琐”, 而”现成的方案并不完全适用于应用场景”. 一些操作系统的可扩展性通过内核编译选项或者配置文件来实现, 但是这种方法无法在更深层次修改组装一个操作系统内核, 因此 ArceOS 采用了组件化的方案灵活组装某些功能.
oscamp 第一阶段的 rustlings 总结, 但因为去年写过一次 rustlings 了,
题目比较基础(除了最后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实现有点麻烦)之前也接触过不少
Rust, 所以这次是总结一下二三阶段中特别需要的 Rust 特性